跳到主要內容

加拿大菜鳥移民日誌五:再見溫哥華,宣誓公民(完結篇)


<拍攝於English Bay, 溫哥華>

轉眼之間離加回台已經八個月了,再次回訪盛夏的溫哥華是為了突如其來的公民宣誓通知。

我在七月後半收到移民局通知我八月中回到加拿大參加線上的公民宣誓,雖然驚慌,但還是火速地安排好請假,買了貴鬆鬆的機票(來回長榮直飛要六萬五左右,落地溫哥華後又馬上幫回程升級了更寬一點的座位,加了快五千塊,於是乎機票來到快七萬塊),也跟溫哥華的親戚朋友打了招呼,訂了三晚跟朋友一起住飯店,拍了加拿大護照的大頭照,護照申請表格印好準備給保證人簽名,一切就在我的期待中陸續處理好,然後我就飛來了溫哥華。


接續上篇文章,我最後決定在2021年的十一月末離開加拿大回台灣定居,對於三十代都在漂流的我來說,台北紐約台北溫哥華,當下又要離開回到台北,心情其實是有點複雜的‘,一方面實際來看我好像又失敗了一次,又再次歸零從頭開始,一方面又安慰自己有走過這一遭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什麼是最適合我自己的。


<拍攝於Vancouver Public Library, Central Library>


這次的線上公民宣誓跟溫哥華行,大部分都在我的預期當中,走過熟悉的街道跟場所,有種我先前已經跟這座城市好好地說過再見了,所以現在沒有太大情緒波動,夏天的美好固然時時刻刻誘惑我試探我要不要回來,但我明白我當初決定離開的原因,小結論是,也許有一天退休了養老我會回來,我喜歡溫哥華,但還在壯年的我應該要選擇其他城市繼續努力打拼,累積財富再考慮老年是否回來定居。


這兩天有紐約的朋友來問我,我們以前有聊過我移民的事情,他們還記得我最初最初申請加拿大移民的契機,其實是因為川普入主白宮。當初我是美國念完書留下來工作,最後H1B沒有拿到必須離開,17年川普要走馬上任美國總統,很多人在講要移民加拿大,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就去查了查,結果發現要拿到加拿大永久居民似乎比拿到美國H1B容易,當時對加拿大了解還不夠多的我直覺地認為兩者工作的差異應該不大,於是抱著想在北美深耕的想法,回台之後就積極地準備申請,從提交到通過不到兩個月,隔年我就去溫哥華登陸轉換身份成為永久居民,三年後提出申請公民,經過一年等待期,在八月宣誓,現在是加拿大跟中華民國的公民,算算前後大概五年時間,下面是大約的時間表:


10/2017 線上申請PR(Express Entry/FSW)

12/2017 收到COPR

8/2018 登陸轉換PR身份

9/2021網路申請公民

11/2021 收到AOR

6/2022 完成公民考試(境外)

8/2022 境內線上宣誓完成



下一步是什麼?要留在台灣還是繼續探尋美國工作的可能?目前是計劃在台灣待著,現在的外商銀行工作也做了七個月,有挑戰性跟學習成長的空間,我會把握住這個機會,中間跟懶散神對抗,唸書準備考講了多年的國際證照,都做到了之後再看看情況吧。回看我的三十代幾乎都不在台灣,不在父母身邊,現在覺得是個好的時間點多陪陪家人,爸媽畢竟也都快七十歲了,雖然我依舊(大齡)單身,也無法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漂流了。所以說當初拿加拿大身份的動機,主要是不甘心想留在北美市場,一方面想試試在加拿大工作生活,一方面也想著拿身分當跳板將來去美國找工作跟好朋友一起生活。然而,五年過去了,現在的我更想要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好好累積財富,為了將來不管是在台灣加拿大或是其他地方過老年的退休生活努力。但是話說回來,萬事皆有可能性(你看我的反覆跟矛盾有多真實)。


這篇是完結篇了,一直以來都是絮絮叨叨,很多廢話,謝謝看到這邊的你。移民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寫這個系列除了是想為自己留下紀錄,也希望可能提供一些經驗故事心情分享,作為參考,但經驗這種東西都是很個人的,希望你們不要被我負面情緒感染而裹足不前,那不是我分享的本意,也不要因為我的申請過程而覺得可以百分百複製,畢竟每個人遇到的事情都不一樣,有共通性但不會百分百相同,我在這邊打個預防針,簡言之各位想移民的朋友就是多看看多方參考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移民生活工作或公民申請都是如此。


下次再分享會是何時?又會是什麼主題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什麼爛結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加拿大菜鳥移民日誌一:前言

(圖片取自Wikipedia) 寫這個系列是希望可以記錄自己移民加拿大的生活與種種心路歷程,我覺得寫作對我來說是有趣但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有趣是因為我喜歡邊寫邊整理自己的思緒,紀錄當時的心境與內心的小劇場,困難是因為我是一個沒有耐心又三分鐘熱度的人,由於我錯字很多、廢話連篇又愛講重複的話,所以我得不斷重讀與編輯寫好的文字,這也導致我常常失去耐心,所以很久以後才會想到又更新。儘管如此,我還是開了個頭,希望我紐約系列的虎頭蛇尾沒有留下太多問號,我盡力了。 我自2017年4月中回到台灣,在那之前的一個半月經歷了離職、找工作與準備回台的過程,在我確定要離開美國後,雖然感到鬆一口氣,但卻又心有不甘,照計畫我應該在美國多待幾年的,但礙於工作簽證與找工作的困難,最後還是做了回台灣的決定。在離職尋找各種機會的過程中,我發現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對比較寬鬆,而且我似乎符合技術移民的條件,於是在我回國之前,我便開始移民資料的準備工作,當時只是單純覺得這似乎是個可以讓我繼續留在北美累積經驗的機會,我沒有抱太大期待,不知道能不能成,要花上多少時間,在看完申請流程後,我決定先把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再申請。 加拿大的移民計畫有好幾種,除了技術移民之外,還有加拿大經驗移民、省提名移民等等方式,由於我申請的是技術移民,以下僅針對技術移民分享心得,對其他類移民有興趣的話請上官方網站查詢。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技術移民(Federal Skilled Workers) 技術移民顧名思義是用你的技術移民,透過快速通道辦理,以下引用『新生代移民事務所』的說明解釋快速通道( 對,人家說得好就引用 ): 『2015年1月開始,加拿大把所有的的聯邦類的技術類移民都併入了快速通道系統,這個系統和之前移民體系的不同之處在於需要申請人先進池子表達移民的意向,分數達到邀請線後再遞交正式的移民申請。目前除了紙質省提名、團聚移民、護理類移民、難民類等,其他所有申請全部併入了快速通道系統。快速通道申請全部採用電子化、網絡化遞交,所有材料只需要掃描件(除非被簽證官特殊要求)。 加拿大移民每年大部分配額給了快速通道,而且大部分快速通道的申請會在半年以內審理完畢。可以說,快速通道是移民加拿大的正道也是王道。』 另外我再附上技術移民評分的六個面向如下,需要至少67分才符合資格進入池子:

加拿大菜鳥移民日誌二:滿三個月生活感想&大溫地區找工作心得

(蒸汽鐘Steam Clock,拍攝於Gastown, Downtown Vancouver) 光陰似箭,再過幾天我來溫哥華就要滿三個月了,想就目前的生活留個紀錄,也分享一下最近兩個月找工作的甘苦談,紀錄一下這個人生新的里程碑。本來這系列的第二篇主題是初來乍到,整理介紹溫哥華生活的技術性資訊,但我搜尋一下網路之後發現很多達人前輩已經講得很好了,所以決定我還是著重在心得分享,先 帶點大溫地區生活資訊,包括地區、交通,還有其他像是開戶辦手機辦保險等生活資訊,然後補充我自己的心得想法,最後再附上找工作經驗談( 也就是本來兩篇變做一篇寫啦,因為詞窮,哈哈 ),所以 如果想要在以下文章中找到詳盡整理好的工具資訊的人,現在可以停止閱讀了( 我好機車 )。 照片來源: Qyd (talk · contrib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上圖簡單地劃分了大溫地區,但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Vancouver、Burnaby還有Richmond三大區域,A的部分屬於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而 介於Vancouver與West/North Vancouver中間突出的部分就是Downtown Vancouver,也就是大公司、飯店、百貨與酒吧林立,高樓大廈集中的區域,我目前居住的地方是上圖標紅色處,叫做本拿比(Burnaby),我住的地方靠近本拿比的 鐵道鎮(Metrotown),附近有 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天車( Skytrain ),站名就是鐵道鎮 。 (圖片來源: https://www.translink.ca) 大溫地區還是要開車比較方便,沒有車的情況下就需要仰賴天車以及公車(見上圖)。天車分成三個zone收費,鐵道鎮位於zone 2,我上班的地方在zone 1,所以我必須買跨兩個zone的票, 這裡的儲值卡叫做Compass Card, 目前跨兩個zone的月票費用是128加幣,是台北捷運(1280新台幣)的兩倍多,比紐約地鐵月票(121美金)便宜約20美金,但這只是zone 2的價格,再多跨一個zone會更貴。以乾淨度來說,天車贏不過台北但樂勝紐約(紐約真的只能墊底)。以便利度來說,紐約24小時營運、路線又最多第一、台北捷運第二, 雖然 大溫地區還可以搭seabus連結北邊,這點比

紐約留學生活日誌三:Baruch生活

(拍攝於Shake Shack 創始店,位於Madison Square Park 麥迪遜廣場) 第一眼看到Baruch的時候其實驚呆了,雖說早知道學校很小,但實際看到時還是十分震驚,主要的校區就是兩棟大樓,一棟樓叫Vertical Campus教室主要在這裡,地下有小而美的健身房、室內籃球場跟標準泳池。另一棟樓是圖書館、計算機中心以及其他行政單位,兩棟樓中間的區域就是Campus,另外隔兩條街還有一棟樓,主要也是教室,就這樣。我在台灣唸的學校是清華跟交通大學,校園在台灣雖然不是最大,但也是有那種學校自成一格的感覺,但Baruch就真正實踐了當初我在招生網頁上看到的「全紐約都是我們的遊樂場」的概念,完全融入( 淹沒 )在城市裡頭。 秋季班在八月底開學,我在開學前參加了學校給研究生辦的mix & mingle,主要就是給新生互相認識,以及認識在校生、教授跟社團幹部的機會,是個有提供簡單餐點的場合,所以我就去了( 放錯重點 )。我只記得我在那晚認識了台灣學長(是的,我這屆只有我一個台灣人),問到了中會課很累(其實還好,如果沒邊實習的話),還有跟幾個社團幹部聊天留聯絡方式(後來也都沒去過)。 然後開學時就先考了一次語文考試,心裡覺得莫名其妙,不是已經要了托福或雅思成績,為何又要再考,反正考完就又多了一堂寫作課要上,說實在那堂課我真得覺得很沒必要,都是在上一些以前就學過的文法,跟寫作也扯不上關係,真心覺得有被強迫取金,而且上課時間太早,秋季班入冬以後完全不想去,雖然最後都還是不爭氣地去了,而且也有因此認識了新朋友還不錯( 很會自我安慰 )。 我總共修了三個學期的課,加一個暑假,主要是修會計核心課程,加上其他抵免不了的商業課程,Baruch 的MSA完整課程表置底連結可以找到,總共有70學分,學校有專門給MSA的課程顧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太太,入學前會收到一份她簽名抵免評量,若是想要增加抵免可以把在台灣學校修的課綱寄給授課教授看,只要授課教授同意就可以抵免,我當初剛收到抵免評量表時,上面顯示我必須要修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nagers這門課,但是我在交通大學有修過非常相似的課程,好在交大的網站上還找得到我修過的那門課的課綱,而且中英文都有,於是就寄給教授後來順利地獲得抵免,少修1.5學分,Baruch的會計課很難抵免,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