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7的文章

紐約留學生活日誌二:初來乍到

我是在2014年7月來到紐約的,正值夏天最美好的時節,相比台灣的濕熱,在紐約汗留得會稍微少一點,在這趟留學之行以前,我只來過美國一次,2011年到舊金山跟賭城九天的旅行,對舊金山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雖然對東岸一無所知,但反正就是繼來之則安之。 租房 我在訂好來的機票以後,便開始著手找短租的住處,目標是留學生夏天回國的sublet,透過PTT跟FB的社團像是「紐約房子填空題」等等,找到了一個緊鄰中央公園北邊一個block的分租雅房,雖然是跟人共用一間房間,像是大學宿舍那樣,但整體來說環境好交通也方便,所以便決定先租一個月再找房子。 我記得我到紐約的第一天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從布魯克林的甘迺迪機場坐了長長的地鐵一路晃到曼哈頓,短租的地方在哈林區,我因為記錯地址的關係在那附近幾個block遊走了大概有一個小時,除了黑人沒有看到其他人類,我應該一臉就是死觀光客的樣子,東張西望,路邊的小女孩張大眼睛看著我,應該想說這個麵包超人拖著兩的行李箱是想怎樣?總之一番折騰後我終於找到了我的短租公寓,因為我在台北已經事先跟屋主見過面拿到鑰匙,於是就開心地拿出鑰匙開門,然後就發現咦怎麼打不開,這時我的心理是崩潰的( 怎麼那麼容易崩潰?! )於是便聯絡紐約的朋友K,打算先把行李寄放給管理員,先去吃飯撫慰我受創的心靈,誰知後來屋主給力的回覆並告知我說,門就是要用力推一下還是提一下就對了,所以你可以想像當我用力推一下還是提一下而順利進入屋內時,有多想死嗎?腦海裡浮出一個問句「我能順利地活下來嗎?」 雖然蠢哭,但我還是容光煥發地去了時報廣場找朋友K吃飯,K當時住在新的華爾街,也就紐約中城 Hell's Kitchen,對於單身白領上班族來說是非常令人嚮往的居住地點,當然租金也令人咋舌。K先帶我去看了一下他家,然後就去吃了一風堂吃拉麵,顛覆了我對拉麵店的印象,當時我覺得店裡的一切都非常的「慾望城市」,是上班族下班後在酒吧約會的地方,吃了一碗麵喝了一杯調酒,正要放鬆了一點看見帳單加小費四十幾塊,突然抖了一下,是的,開始要在物價翻倍的美國消費了。吃飽喝足後K帶我逛了一下時報廣場,開啟觀光客模式,當時也特意地與心儀的公司合了影,沒想到最後有幸進去工作了一年,想想也是緣份( 孽緣 )吧! 所以說你漸漸習慣了我無條理的敘事方式了嗎? 我短租的地方是跟一個美國小白共用一間

紐約留學生活日誌一:前言

在即將離開美國之際,打算回顧一下兩年多來的紐約生活,一直都想留下些什麼,不如就試試看把這個系列寫下來吧。因為我很囉哩八嗦,所以我預期我第一次剛寫完會寫很多廢話,錯字很多又不夠仔細,請發揮您的耐心,我之後會不時回頭慢慢去蕪存菁的(應該啦) 紐約日誌:前言 我大學主修外語,雖然從小一直想要出國唸書,但因為經濟問題一直裹足不前。剛畢業的第一年在出版社工作,一邊還是懷抱著出國唸書生活的夢想,還因此考了GRE,那時滿分還是1600,我記得我沒怎麼唸的Q考了將近滿分,而念得死去活來的V只考了490,百分比也不高,那時想出國學Journalism,最後因為考試成績太差,並且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唸新聞所,只是想找個名目出國,意志力薄弱的結果最後申請不了了之,第一次準備宣告失敗。當時我跟四位學友一起組成讀書會,兩位申請博士班兩位跟我一樣申請碩士。最後我們沒有一個人去了美國(三位申請成功分別去了英國、澳洲跟荷蘭),可能也都沒用到GRE或GMAT成績,但一起準備讀書會的日子好熱血,迄今難忘。 我放棄了出國以後轉而去了交通大學唸Global MBA,我是第一屆學生,班上一半外國人,一半本國人,用英文學習管理課程。這是我踏入商科領域的契機,大學時期我一門商科都沒學過,什麼微積分、經濟學、會計學通通沒聽過,一開始學習起來很痛苦,我那時因為憧憬做國外業務,甚至研一時還在外貿協會受訓,上了一年國貿相關課程,那時跟一群很外向的同學們同吃同住同上課,度過一段很特別的時光,但我很快就發現我的個性實在是太內向( 孤僻 ),將來上戰場跟他們搶業務一定搶輸,加上我那時結識了在勤業做審計的朋友,聽他講起事務所的悲慘生活莫名的憧憬起來,覺得很扎實,於是便誤入歧途,啊不是,是開啟了我的轉職打怪之路。我從研一下開始規劃我的選課,到畢業前修了符合事務所徵審計員的最低修課要求(初會、中會、管會、稅法、審計),並且最終在畢業前拿到台北EY的offer。 我在2010年9月進入台北EY,這時我已經要滿28歲了(三年出版社+兩年GMBA),在台北EY從審計部Staff 1做起,經歷了四個忙季的查帳工作,做到Senior 2稅報前離開。我記得還是Staff 時有一次我跟協理還有其他同事一起去香港出差,當時忘記大家在哪裡看夜景閒聊時,協理建議我何不試試看去找國外工作,我後來也慢慢明白自己還是有想出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