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紐約留學生活日誌五:關於美國找工作與工作的那些事 (完結)


開學沒幾天我就發現很多新生都已經西裝鼻挺人模人樣地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實習招募說明會,各種小宇宙爆發地汲汲營營,我突然間醒來,原來我還在慶幸回到小清新的學生生活時,人家已經準備好戰鬥了!這就是Baruch精神嗎?第一週就要開始戰鬥!我當時驚呆了幾秒,然後就默默地開始投入找工作的行列。

秋季陸續開始有公司來學校辦說明會,很多同學都趕著去研究生的Career Center找顧問調整履歷,Baruch規定研究生要通過Career Center顧問修改履歷並檢查過LinkedIn後才能開啟學生使用學校CareerLink找工作的使用權限,我也在順利完成要求之後把履歷放進CareerLink開始亂槍打鳥,喔不是,是多看多投,期盼有一家公司能看上自己,第一份工作其實是最難找的,因為同學大部分都是國際生要就業,萬事起頭難,不是那麼容易,但大夥的鬥志高昂,眼睛都冒出熊熊火焰(我真的是很誇張我知道),我自己很喜歡Baruch這種大家都進入戰鬥狀態的氛圍,會自然地被感染(並且驚慌)然後跟著進入狀況,畢竟大部分的同學都有相同的目標,就是實習完能拿到全職工作的offer。

我找實習的過程其實可以說是上蒼保佑,我透過學校CareerLink投遞了大約五十份申請,最終有一間資產管理公司找我去面試,然後我身騎白馬過三關之後就拿下了,但一開始我也經歷過懷疑人生的階段。為了準備第一關電話面試我準備了一個behavioral question的清單,不斷練習這些所謂『行為模式』的問題,例如:『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有沒有面臨困難挑戰的經驗?怎麼處理?』、『如何處理工作排程上的衝突?』等比較非技術性的問題,就是看反應,判斷應試者行為是否適合。我當時還預約了一位學校Career Center的顧問進行了一對一的mock interview模擬面試,去之前信心滿滿,但實際開始一對一面試時卻是整場結巴回答地支支吾吾,有種兵敗如山倒的沮喪,我甚至開始懷疑我多年的英文訓練到底是不是都白費了,但幸好有了這樣的震撼教育我最終做好了充分地準備順利通過了電話面試,在馬上來到的onsite interview現場面試前我又立即預約了一次模擬面試,這回準備充分自信感爆棚,顧問在結束一對一後也告訴我她覺得我準備好了,這個部分算是我在Baruch課堂以外的收穫,對之後找工作也都有很大幫助。最終我通過資產管理公司的面試拿下了實習的工作,這個工作是在內部稽核部門,跟著稽核經理一起執行內部控制的測試,包括訪談、walkthrough、繪製流程圖、抽樣、執行控制測試等。公司地點在曼哈頓下城,離 Baruch不遠,於是我從2015年的年初就開始了美漂打工仔的生活,早上九點到公司,下午四點半離開公司趕去學校上課到九點,週一到週五,辛苦是辛苦,就是一個唸夜校的概念,但一個月可以掙個稅後兩千多美元貼補生活費,全職的內部稽核工作經驗方向也是我喜歡的,整體覺得可以啊,也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外國學生從事實習必須透過學校辦理CPT,也是在F1學生簽證下工作的必備條件,各個學校有自己的規定和要求,Baruch要求的連結我整理在最下面,就我泛黃的記憶,Baruch是一般第一個學期不得從事CPT,第二個學期開始要搭配學習成績不能太差,另外就是全職實習定義為每週工作超過20小時者,全職實習累積時間不能超過一年否則好像會佔用到畢業後使用OPT的時間,兼職實習則沒有一年的限制,以上是我泛黃的記憶,本人生性懶惰,有興趣的人請自己看置底連結的資訊。CPT順利辦下來後我拿到一張工卡EAD,上班第一天HR就跟我要了這張卡的資訊還有我的社會安全碼。

自我開始實習後,學校對我來說就是下班以後要趕場去的地方,也就是前面提過的瞬間變成夜校生的概念,但走進教室都可以看到很多跟我一樣穿得人模人樣,下了班趕來上五點半課的同學,Baruch課程設計也是貼心,專業會計學分課程幾乎都是放在週間晚上,整個課程就是不斷提醒你實習有多重要,這是我對Baruch的印象,多數同學都是拼命三郎,想辦法找實習找全職工作,爭取畢業後留在美國賺美金。

在原公司實習十個月之後我在快畢業之際發覺大老闆對要給我一個正式的offer顯得意興闌珊,我才驚覺也許我不該如此放心地以為不用再找工作。最終老闆答應幫我申請H1b抽籤,但希望繼續用時薪雇用我,而我選擇不浪費畢業後一年的OPT在這家公司。覺得很可惜的主因是我已經確定想往內部稽核的領域發展,我不想再回事務所查帳了,可惜天不從人願,於是在畢業前兩個月我結束了全職實習,並開始燃燒小宇宙(可惜不是燃燒脂肪!)開始尋找全職工作。

我記得當時學校在籃球館辦了一個給會計系所的就職招募會,四大跟其他中小型事務所都來擺攤,入場時有人貼心提醒說國際學生請直接右轉四大事務所這區,因為中小型一般不贊助抽H1b,所以我的機會只剩下四大,我立即在內心默念了幾次冷涼卡好,就跟著右轉了,當時一進會場看到滿滿的黑色西裝或套裝,七八成是亞洲人臉孔,四條長長的排隊線在我面前,當下抑制了想立馬回家的衝動並選了D所排隊,罰站了大約四十分鐘後終於見到D 所代表,但全程只講到十分鐘的話,旁邊不時有兩個路人插花提問,我當時應該白眼有翻到後腦勺,然後心一涼想說我最不適合海選應該要當炮灰了,轉頭再看要跟其他三家代表講話還要重新再排一次,頓時非常沮喪。參加完校園招募後意志消沈地踏入計算機中心,碰到在北京P所做過的同學T,大致講了自己的情況,沒想到T安慰我之餘還信手捻來給我介紹一個紐約P所的小哥,說是可以給我referral也就是內部推薦,我就這樣拿到了P所的面試機會,雖然最後第二關跟協理面試被刷下來沒有拿下職位,但仍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為之後的E所的面試打下基礎,所以所謂『出外靠朋友』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平時真的是要與人為善跟廣結善緣。

其實這個經驗也是說明了在美國找工作networking有多重要,我當時學校網站怎麼投都沒消息,參加活動也總是槓龜,本來覺得自己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加其他條件組合會比較特別會幫助我,結果到學校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與眾不同,條件分分鐘被同學碾壓。但即使networking做得奇爛如我,最後還是靠著累積的關係(善緣)得到了E所的面試,又在其他學長姐的幫忙下修改履歷跟準備面試,最終得到了E所的工作offer,薪水還比實習公司好很多,但誠如我說的,我其實並不會想回頭查帳,但當時為了身份我也沒有其他選擇,我很想在美國多待一段時間,也需要一個願意贊助我H1b抽籤的公司,E是當時唯一能提供我這個挑件的公司,於是我就接受了這個工作,在2016年初開始我的E所查帳員生活。我聽人這麼形容過,在美國找工作,你認識誰重要性多過於你會做什麼,其實是有點道理的,而且這也就是表達了對於referral這類口碑推薦美國就業市場是比較重視的,我後來去E所的面試過程中也有被要求要提供之前主管的推薦信也是一例,所以比較台美兩邊,總結美國公司徵才相較於台灣更重視與仰賴networking。

找到工作後著手辦OPT,與CPT的不同之處在於OPT是適用於畢業後,商科學生有一年的時間在同樣是持F1簽證的情況下全職工作,並在這一年中抽籤H1b,抽中以後可以在有工作的情況
續待美國三年,並有機會再延長三年,總共六年的時間。這是一般通常的情況,其他像是STEM專業的學生的OPT有三年(政策一直改其實我也不確定是否仍是三年,如有錯請不吝指正),還有像是非營利組織或學校的工作是不需要抽籤H1b的。此外,有的公司會願意在OPT期間就幫員工辦綠卡,有的就是要先拿H1b並且公司內部辦理綠卡要排隊排很久(對,我就是在說事務所,而且我也只知道E所)。


(整理相片時發現這個小短片,貌似是我當時工作很晚下班搭地鐵回家時錄到的,Times Square站月台上深夜總是有這種滄桑的歌聲,聽了很帶感)

本來想獨立寫一篇關於美國事務所工作的經驗,無奈本人懶散(但倒是很理直氣壯),加上去年回台後馬上投入新的工作,以致於Blog就一直擱著擱久了也就忘了,現在重新整理就把兩篇併作一篇寫,雖然是有點潦草交差,但留下的紀錄也許對誰會有幫助吧!

猶記我初到紐約的第一晚,朋友K帶我去逛了Times Square,我還在E所的大型招牌下拍了張照,當時還想說如果能再回E所工作有多好?看起來比台北所高大上好多(事實證明人真的要小心許的願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沒想到一年半後我竟然真的加入了E所,繼續與查帳的孽緣,我以前查的是傳產還有日商,但考量紐約是金融中心,加上實習也是在資產管理公司,最終選擇查核金融服務業,我在紐約所工作了一年,基本上就是把我的OPT充分地用完了,因為我沒有抽到H1b,於是最終算是沒辦好只好提前回台灣,但中間的心情轉折容我在下面說明。

如果要描述E所台北跟紐約的不同,我覺得真的就是資源差很大(不是殺很大),光是參加一個審計部的learning week,紐約就是坐火車到上州某個連鎖度假飯店內訓練,可以碰到其他州的同事,另外就是歡迎新人的活動直接飛去德州三天兩夜,一樣可以接觸各個城市的人。薪資、福利、事務所環境方面更是不用說都是更加好,工作方式也比較彈性,有需要可以在家工作,能想到台北所唯一有但紐約所沒有的就是加班費可以報,但我不確定這可不可認證蓋個勝,因為年薪比起來,絕對數字台北的還是要乘以2到3左右才會一樣,當然,美國物價消費比較高也是乘以三,但是不是這樣抵銷我不確定,有人說在紐約拿年薪十萬的話,大概等同在台北月薪十萬的感覺,是一個考慮物價水準的大概說法,我感覺好像是有點道理的,但絕對數字比較高還是莫名會覺得比較爽。


(好像是某天晚上加班隨手拍的照片,忘記當時是什麼狀態了)

另外其實想簡單重點地討論幾個自己在美國工作的體會,首先就職場文化差異,美國還是比較重視嘴砲的,這是難聽的講法,其實就是重視個人意見。埋頭苦幹不想說話的人不是可能會,是一定會被埋沒跟第一個淘汰的,發表個人看法非常重要,開會沒有發言就是沒有貢獻,所以我觀察小組開會十幾二十個人,最菜的反而會拼命發言搏存在感,即使講得很屁很沒用,合夥人都會給予同樣的重視與適當回應,如果有講到還不錯的點,就會獲得誇張地讚許,這種能見度比自己在那裡加班加心酸勾稽函證或整理底稿重要很多,我自實習開始就有被提醒過這點,不要埋頭苦幹以為人家會覺得這樣就足以彌補你不愛發言的毛病。但在台灣工作時大家普遍都害怕講話,開會最好不要點到我,常常要逼才會擠牙膏一樣擠出一點東西,雖然可能沒那麼屁,但奉『沈默是金』為圭臬在美國,至少在紐約所是行不同的。這是我在文化面體會很多的地方,我也是比較不會聊天,開會習慣沈默,也比較不會跟同事裝熟扯東扯西的,所以美國的small talk或是在sports bar聊天的那種happy hour,我從一開始大寫的尷尬到後來進化到可以假嗨一氣,也是覺得感人。

再來說說我在美國事務所這個部分工作的其他感想,其實這份工作我有面對到一些挑戰與困難,就三方面分享,第一是語言寫作跟表達,第二是團體適應,第三是專業適任。

我一直覺得自己說寫能力都還可以,畢竟大學還是主修,但實際上證明真的還是有落差,不管是口語表達跟正式寫作都是,儘管當時在學校有提升過一些能力,實際上上了戰場後開始擔任senior auditor時會要寫一些memo或report就發現了自己比同位階表現最好的同事寫跟說都有落差(也就是被碾壓)第二部分是適應工作場所的小團體,我知道自己本來就比較難打入團體當中,因為我本來就比較喜歡一個人(孤僻)一點,所以這部分是我必須要費比較多心思但是事倍功半的部分,很多時候都會有格格不入之感,雖然大部分的同事都很好,但那種隔閡就是自己覺得難受。我另外比較台美的工作經驗發現,這種問題在台灣的時候比較不明顯,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我在母語文化的環境下更熟悉與更能掌握與人相處方法。

最後是專業適任,我最後拿下的工作職稱是senior auditor ,其實我在台北所已經就是這個職位,但是我沒有查核避險或共同基金的經驗,加上我入職的時間點就是某避險基金年報如火如荼的fieldwork查核期間,中間真的覺得有點力不從心, 雖然最終還是做完了,但自己知道做得不怎麼樣。後來接著做了共同基金有好一點,但加上前面兩項挑戰下來心真的是很累,加上我本來已經就是都決定要往內部稽核方向走了,去E所是為了工作簽證,所以整個狀態其實不是最理想,因為沒有本錢離開,所以就一直撐著,這個做法當然我也明白是很冒險也很不好的,老實說這就是當時我壓力大的最主要原因,雖然很想說由於這些挑戰我發現了自己很不足的地方,這也是很大的收穫,但說實話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應該會在OPT開始前試著再找找其他內部稽核的工作。



最後交代一下我離開的原因,當初我在應徵時HR告訴我除了H1b以外,也許也能適用L1b的申請,我自己戲稱這是雙保險,當時以為萬無一失,因為身旁朋友沒有沒抽中的(廢話,沒抽中自然就回家了),另外就是沒抽中H1b至少還有L1b,而L1b是走審查的,我據此選擇了E所的工作,沒想到我先是在當年四月收到H1b沒有抽中的消息,而後又在隔年一月底OPT快要結束與川普就職一週之際,得到了噩耗說審查結果認定我不符合L1b定義,我當時心一涼想說要回家了,但下一秒卻又鬆了一口氣,原因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在這份工作做得不如意,甚至覺的浪費人生,也許老天爺看到了知道我不適合繼續在那為了身份苦苦掙扎,所以與其給我H1b讓我多熬個一年半載再伺機跳去別的公司繼續在那折騰,不如直接給我個痛快,雙保險也是會落空的,於是我就離開了美國回到台灣。

如果你問我紐約所一年的工作經驗是不是值得,我可能會回個問號,我並不是完全沒有獲得好的經驗,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最初的決定完全是以取得工作簽證為考量,所以沒有往內部稽核的方向更努力地找,這也可能是導致我後來做得不快樂的原因,當時我很在意公司要大要好,以為這樣機會比較大,卻忽略了朋友提醒我小公司也許更好談辦身份等建議,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想我會繼續找內部稽核方向的工作(其實我回台之後也一直都是做內部稽核的工作,之後也希望能繼續發展這個專業。)

我2017年2月底離開紐約所後,多待了一個多月才回台灣,一開始還是四處尋覓工作機會,但由於沒有H1B,OPT也用完了,機會渺茫,找了一個月後果斷決定回台灣,當下是有點迷茫的,覺得一切驟然劃下句點,比我計畫的早了好幾年,但另一方面卻也覺得輕鬆,因為之前過於汲汲營營,事實證明不適合自己的路硬著頭皮走沒有什麼好結果,但當時由於不甘心就這麼止步,又碰巧看到了加拿大移民的資訊,於是雖然回了台灣,但也開始新的計劃,這個就容後再說明了。

一開始本來想要寫一篇總結一下在美國兩年九個月的旅程,但現在發覺我好像講得差不多了(其實就是懶),所以就此打住,我知道有點虎頭蛇尾,但真的有時候覺得美國生活恍如隔世,隔一年半感覺已經很遙遠了,只好請你們期待我新的展開,啾咪。


https://www.baruch.cuny.edu/issc/CPT_Graduate.htm
https://www.baruch.cuny.edu/issc/OPT.htm
https://www.uscis.gov/working-united-states/temporary-workers/h-1b-specialty-occupations-and-fashion-models/h-1b-fiscal-year-fy-2019-cap-season


留言

  1. 你好,我九月要進EY台北所,但之後想去美國念會計碩士,最近在做school research,非常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抱歉晚回覆,希望你順利申請到想要的學校。

      刪除
  2. 也是Baruch MSA, 大陆生, 刚毕业,也是拿到了纽约E所的Offer,快要开始工作很忐忑,你分享的工作感受与经验,我是有受用。 若是回纽约说不定可以约咖啡呀学长。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加拿大菜鳥移民日誌一:前言

(圖片取自Wikipedia) 寫這個系列是希望可以記錄自己移民加拿大的生活與種種心路歷程,我覺得寫作對我來說是有趣但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有趣是因為我喜歡邊寫邊整理自己的思緒,紀錄當時的心境與內心的小劇場,困難是因為我是一個沒有耐心又三分鐘熱度的人,由於我錯字很多、廢話連篇又愛講重複的話,所以我得不斷重讀與編輯寫好的文字,這也導致我常常失去耐心,所以很久以後才會想到又更新。儘管如此,我還是開了個頭,希望我紐約系列的虎頭蛇尾沒有留下太多問號,我盡力了。 我自2017年4月中回到台灣,在那之前的一個半月經歷了離職、找工作與準備回台的過程,在我確定要離開美國後,雖然感到鬆一口氣,但卻又心有不甘,照計畫我應該在美國多待幾年的,但礙於工作簽證與找工作的困難,最後還是做了回台灣的決定。在離職尋找各種機會的過程中,我發現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對比較寬鬆,而且我似乎符合技術移民的條件,於是在我回國之前,我便開始移民資料的準備工作,當時只是單純覺得這似乎是個可以讓我繼續留在北美累積經驗的機會,我沒有抱太大期待,不知道能不能成,要花上多少時間,在看完申請流程後,我決定先把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再申請。 加拿大的移民計畫有好幾種,除了技術移民之外,還有加拿大經驗移民、省提名移民等等方式,由於我申請的是技術移民,以下僅針對技術移民分享心得,對其他類移民有興趣的話請上官方網站查詢。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技術移民(Federal Skilled Workers) 技術移民顧名思義是用你的技術移民,透過快速通道辦理,以下引用『新生代移民事務所』的說明解釋快速通道( 對,人家說得好就引用 ): 『2015年1月開始,加拿大把所有的的聯邦類的技術類移民都併入了快速通道系統,這個系統和之前移民體系的不同之處在於需要申請人先進池子表達移民的意向,分數達到邀請線後再遞交正式的移民申請。目前除了紙質省提名、團聚移民、護理類移民、難民類等,其他所有申請全部併入了快速通道系統。快速通道申請全部採用電子化、網絡化遞交,所有材料只需要掃描件(除非被簽證官特殊要求)。 加拿大移民每年大部分配額給了快速通道,而且大部分快速通道的申請會在半年以內審理完畢。可以說,快速通道是移民加拿大的正道也是王道。』 另外我再附上技術移民評分的六個面向如下,需要至少67分才符合資格進入池子:

加拿大菜鳥移民日誌二:滿三個月生活感想&大溫地區找工作心得

(蒸汽鐘Steam Clock,拍攝於Gastown, Downtown Vancouver) 光陰似箭,再過幾天我來溫哥華就要滿三個月了,想就目前的生活留個紀錄,也分享一下最近兩個月找工作的甘苦談,紀錄一下這個人生新的里程碑。本來這系列的第二篇主題是初來乍到,整理介紹溫哥華生活的技術性資訊,但我搜尋一下網路之後發現很多達人前輩已經講得很好了,所以決定我還是著重在心得分享,先 帶點大溫地區生活資訊,包括地區、交通,還有其他像是開戶辦手機辦保險等生活資訊,然後補充我自己的心得想法,最後再附上找工作經驗談( 也就是本來兩篇變做一篇寫啦,因為詞窮,哈哈 ),所以 如果想要在以下文章中找到詳盡整理好的工具資訊的人,現在可以停止閱讀了( 我好機車 )。 照片來源: Qyd (talk · contrib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上圖簡單地劃分了大溫地區,但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Vancouver、Burnaby還有Richmond三大區域,A的部分屬於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而 介於Vancouver與West/North Vancouver中間突出的部分就是Downtown Vancouver,也就是大公司、飯店、百貨與酒吧林立,高樓大廈集中的區域,我目前居住的地方是上圖標紅色處,叫做本拿比(Burnaby),我住的地方靠近本拿比的 鐵道鎮(Metrotown),附近有 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天車( Skytrain ),站名就是鐵道鎮 。 (圖片來源: https://www.translink.ca) 大溫地區還是要開車比較方便,沒有車的情況下就需要仰賴天車以及公車(見上圖)。天車分成三個zone收費,鐵道鎮位於zone 2,我上班的地方在zone 1,所以我必須買跨兩個zone的票, 這裡的儲值卡叫做Compass Card, 目前跨兩個zone的月票費用是128加幣,是台北捷運(1280新台幣)的兩倍多,比紐約地鐵月票(121美金)便宜約20美金,但這只是zone 2的價格,再多跨一個zone會更貴。以乾淨度來說,天車贏不過台北但樂勝紐約(紐約真的只能墊底)。以便利度來說,紐約24小時營運、路線又最多第一、台北捷運第二, 雖然 大溫地區還可以搭seabus連結北邊,這點比

紐約留學生活日誌三:Baruch生活

(拍攝於Shake Shack 創始店,位於Madison Square Park 麥迪遜廣場) 第一眼看到Baruch的時候其實驚呆了,雖說早知道學校很小,但實際看到時還是十分震驚,主要的校區就是兩棟大樓,一棟樓叫Vertical Campus教室主要在這裡,地下有小而美的健身房、室內籃球場跟標準泳池。另一棟樓是圖書館、計算機中心以及其他行政單位,兩棟樓中間的區域就是Campus,另外隔兩條街還有一棟樓,主要也是教室,就這樣。我在台灣唸的學校是清華跟交通大學,校園在台灣雖然不是最大,但也是有那種學校自成一格的感覺,但Baruch就真正實踐了當初我在招生網頁上看到的「全紐約都是我們的遊樂場」的概念,完全融入( 淹沒 )在城市裡頭。 秋季班在八月底開學,我在開學前參加了學校給研究生辦的mix & mingle,主要就是給新生互相認識,以及認識在校生、教授跟社團幹部的機會,是個有提供簡單餐點的場合,所以我就去了( 放錯重點 )。我只記得我在那晚認識了台灣學長(是的,我這屆只有我一個台灣人),問到了中會課很累(其實還好,如果沒邊實習的話),還有跟幾個社團幹部聊天留聯絡方式(後來也都沒去過)。 然後開學時就先考了一次語文考試,心裡覺得莫名其妙,不是已經要了托福或雅思成績,為何又要再考,反正考完就又多了一堂寫作課要上,說實在那堂課我真得覺得很沒必要,都是在上一些以前就學過的文法,跟寫作也扯不上關係,真心覺得有被強迫取金,而且上課時間太早,秋季班入冬以後完全不想去,雖然最後都還是不爭氣地去了,而且也有因此認識了新朋友還不錯( 很會自我安慰 )。 我總共修了三個學期的課,加一個暑假,主要是修會計核心課程,加上其他抵免不了的商業課程,Baruch 的MSA完整課程表置底連結可以找到,總共有70學分,學校有專門給MSA的課程顧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太太,入學前會收到一份她簽名抵免評量,若是想要增加抵免可以把在台灣學校修的課綱寄給授課教授看,只要授課教授同意就可以抵免,我當初剛收到抵免評量表時,上面顯示我必須要修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nagers這門課,但是我在交通大學有修過非常相似的課程,好在交大的網站上還找得到我修過的那門課的課綱,而且中英文都有,於是就寄給教授後來順利地獲得抵免,少修1.5學分,Baruch的會計課很難抵免,我最